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2年數位治理策略管理訓練課程】課程實錄
主題4:科技共創與永續共融
課程時間:2023/08/31
課程地點:公務人力發展學院404教室
學習目標:藉由國外經驗、政府部門同仁及業界代表分享實際推動經驗,以達到掌握零排碳知識,增進規劃政府創新及永續策略之參考

課程名稱:淨零轉型攜手前行
授課老師:主持–周素卿教授
     與談–吳再益院長
     與談–解睿凱經理
     與談–李世偉科長
周素卿照片 吳再益照片
解睿凱照片 李世偉照片

課程摘錄:

本週課程第一天上午由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周素卿教授引言,提出淨零碳排是現在全球共同的賽局,政府、民眾、產業都有重大的任務,尤其是對產業界具有深遠的影響,在 2050 淨零排放的國際趨勢下,政府應全力規劃數位產業政策,帶動產業整體結構的數位創新與轉型,促進國內新興產業發展,如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及虛擬與擴增實境(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等產業當善用AI 數位技術與ESG 管理策略,為產業低碳轉型尋找新契機。

接著由第一位與談人台灣綜合研究院吳再益院長提到淨零是近年臺灣熱門的議題,目前臺灣2050淨零轉型四策略、兩基礎:四策略包括「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兩基礎為「科技研發」以及「氣候法制」,院長以歐盟及美國為例跟學員說明國際碳邊際管制,另外提到臺灣目前的減碳措施將會分階段對直接及間接排放源,依溫室氣體排放量徵收碳費;徵收對象因採行減量措施並達成指定目標者,經核定自主減量計畫適用優惠費率。最後說明我國綠色金融推動重點項目。

第二位與談人邀請到裕電俥電股份有限公司解睿凱經理分享全球綠能運輸現況與趨勢,說明充電服務市場結構主要有四角色包括電動車車廠、充電樁設備商、充電服務提供商,提供服務介面,以及提供充電樁監控營運的充電站營運商,經理和學員們說明充電樁的演進及車主端使用程序,最後介紹國內公共充電站發展趨勢及未來發展趨勢。

第三位與談人為數位發展部淨零零合作科的李世偉科長分享,首先介紹數位發展部組織架構及淨零政策推廣的未來發展方向,將會以開放原始碼系統、淨零發展途徑、淨零認知教育訓練三個部分為主要推動架構,最後科長也舉總統盃黑客松為例,介紹當前數位參與淨零創新的概念,獲得學員們許多迴響。

課程剪影 課程剪影 課程剪影 課程剪影

課程名稱:從永續系統觀點談淨零城市創新與社會發展推動策略|顏敏仁教授

顏敏仁照片

課程摘錄:

第二堂課由國立政治大學數位賦能與 ESG 永續創新產學中心顏敏仁教授主講,教授首先從永續系統觀點談淨零城市創新與社會發展推動策略,並說明淨零政策科學管理要素,並以 MIT 教授的教學模式為例,說明可利用科學技術分析目前城市的運作狀況,以及未來可能情境的模擬。產官學界藉由合作,將數據可視化,可以更方便各利害關係人去理解、溝通、達成共識,因此推動計畫時不能從單一計畫思考,要多方考量相關政策計畫。其中,基礎即是從教育開始,讓民眾與企業對淨零的認知,能夠進行系統性地思考,逐漸達成產業轉型,最後達成全球的價值與目標。過程中各階段是否能夠順利接合便是一大重點。教授接著強調碳盤查是邁向淨零的其中一個重要步驟,但不表示只要做碳盤查就可達到淨零目標。至少要有三個步驟,包括從碳盤查到碳管理,再到碳綜合的目標,並提到所謂的城市創新生態系的三元價值:環境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最後,教授提到淨零是 Green Value Chain ,也是一個新的價值觀。政策在規劃的時候,要從可以做的部分開始做,所以每個國家、城市的減碳方法都會不同,需要了解民情才能制定出最合適的政策。

課程剪影

課程名稱:得獎作品分享—資料創新應用案例

〔黑客松得獎作品分享〕

 與談–余子廉科員、蔡亦強組長

余子廉照片 蔡亦強照片

〔台北電腦公會推薦得獎作品〕

          主持–許懿萱規劃師

          與談–邵軒磊副教授

          與談–陳癸仁技術總監
許懿萱照片 邵軒磊照片 陳癸仁照片

課程摘錄:

下午的得獎作品分享,上半段由總統盃黑客松的得獎團隊登場報告。

首先是由屏東縣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科余子廉科員說明,得獎作品為2022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守護者聯盟2.0」,是建立出一個緊急通報平台--「守護者跨域多元通報平台」的自動通報機制。透過這個機制,物聯網設備發生問題時可以在第一時間通報到手機、保全及消防局等相關單位,讓消防局不須再花時間登錄資料,僅需花時間確認是否真的有火災發生,同時也分享想要推廣成功的服務設計,就需要有後續的維運計畫,如第三方通報服務及收費、第三方通報服務責任等等。他同時提醒學員們,之後若要參加總統盃黑客松,重點是要發現目標族群的痛點及其中的不合理之處,然後堅定的做下去。第二位由國土管理管理署都市基礎工程組蔡亦強組長進行分享,得獎作品為2023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街道醫生」,蔡組長說明參賽初衷及方案背景,是政府想要改善街道環境,但由於政府和民眾缺乏共識,從中發現缺少一個可以對話及參與決策的平台,方案的發想由此產生。在平台內,透過科學化的數據檢測分析找出問題,可以提供民眾參與以及建議的機制,可以成為全民開放式監督改善成效的平台。提案的架構包括要建立自主健檢系統,綜合考量居住人口數、弱勢人口居住地、人行道設置狀況,篩選出需要優先改善的路段,找出造成行人通行不便的原因為何,最後找出  解決方案。透過提案與投票機制落實公民參與;透過改善建議,大數據分析,找出人行環境痛點,整合人力與建設 資金投入。目的就是希望把所有支持人行道改善的人聚集到同一個平台。

下半場由台北電腦公會推薦得獎作品分享,首先由主持人許懿萱規劃師開場,介紹兩位與談者。第一位是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邵軒磊副教授,分享作品「職才媒合小顧問」,其目標族群是剛畢業或不太懂市場的求職者,設計的目的是增加媒合率。在求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的痛點,包括不知道如何下關鍵字、工作要求不符預期、不了解該公司的名聲;作品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履歷搜尋、問答搜尋、串接各項政府資料;未來發展包括蒐集使用者履歷、資料擴充、完善API,串接政府公開的資料,讓使用者在選擇職缺時就能同步看到該公司相關資訊。接著由IOT物聯網陳癸仁技術總監分享作品,提到高雄農業三大痛點:包括缺工、災損、節能,為解決現況而開發AI全自動控制系統,透過模組化設計便可快速安裝於每一個溫室,應用在灌溉、溫控、光控等,同時考量到比較年長的務農者,也保留傳統模式,可以手動啟動模式,通路加上技術,並整合地方資源、導入科技為地方創造出可獲利之產業模式。最後總監也分享了成功的案例,並提到可以以資料為基礎,再用AI去做生成,而生成全球的解決方案。

照片
活動剪影 活動剪影
活動剪影 活動剪影